【覞傳媒 記者 曼凌 專題報導】
外界的節奏越來越快。指標、績效、下一個目標、還有那種「不跟上就會被淘汰」的緊繃感,像空氣一樣圍著你。
但你有沒有發現——
越是被催,心越是亂;越是快跑,越不知道自己在跑去哪。
這本書不是教你更拚,而是提醒你:
高績效不是衝刺,是清醒。
清醒地選擇、清醒地前進、清醒地活。
它讓人突然明白——
與其把自己推到極限,不如先把方向校準。
成長不是把每一天都塞滿,而是把每個選擇都做對。
▲行動與現代生活的節奏,不只是忙碌,而是要有方向地前進 /示意圖
當你覺得「我已經很努力了,為什麼還卡著?」
很多人不是懶散,是太用力、用錯方向。
每天打卡努力、腦袋卻在懷疑:
「我這樣走,到底會走到我想要的地方嗎?」
「還是我只是在證明自己沒有放棄?」
這種感覺,很熟悉吧。
《高績效教練》讓人停下來問自己:
-
我現在的努力,是因為怕落後,還是真的熱愛?
-
我追的,是我的目標,還是別人的掌聲?
-
我是在成就自己,還是在討好世界?
這些問題不舒服,但誠實。
一旦敢問,卡關就鬆了。
高績效真正的樣子
不是天天元氣滿滿
不是永遠把行程塞滿
更不是把自己燃光
而是——
- 知道自己要去哪
- 做的每一步都有意圖
- 找到推進自己的人,而不是榨乾自己的人
- 允許自己有慢、休息、失速的時候
成熟的成長,不吵不鬧。像一棵樹——每天默默向上,但從不急。
▲《高績效教練》中提到的「穩健成長、累積力量」 /示意圖
我自己的醒悟
以前我覺得「快」才是安全感。
做越多,越安心;停一下,就焦慮。
現在才願意承認——
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方向,而不是速度。
停下不是落後,是整理心與路。
慢不是懶,是穩,是把力量蓄起來。
越來越相信:
成就不是爆發,是累積。
不是激情,是節奏。
是一次次、悄悄地把自己走回來。
小提醒,寫給現在也在路上的你
你不需要每天都勇敢。
你只要願意一直回來。
回到心、回到初心、回到那個知道自己想成為誰的你。
別急著變成最好,先變成自己。
慢,是一種氣質。
穩,是一種力量。
選擇方向,再前進,是一種成熟。
而你已經開始了。
